北宋穿越指南 第936章 0931【田间作战的鸳鸯阵】

小说:北宋穿越指南 作者:王梓钧 更新时间:2024-06-19 11:37:22 源网站:xbiquges.com
  为啥只让朱康带三千兵来?

  因为这既不是灭国战,也不是什么征伐战,三千兵已经绰绰有余。

  杜英武出动了大约四万兵。

  其中八千是安南禁军,属于绝对的主力。

  另有两万是十道兵,类似大宋的厢军部队。

  还有一万多,是临时招募的乡兵,妥妥一群乌合之众。

  杜英武能够调动的兵力,只剩这么多了。前几年打仗损失惨重,尤其是被杨再兴暴打,导致安南的兵力锐减。

  升龙府及北方州县被劫掠,财政已经濒临崩溃,安南朝廷根本没钱恢复军队。

  杜英武政变之后,地方叛乱四起,同样严重消耗兵力。

  南方的边军又不敢动,否则占城分分钟杀来。

  杜英武派了五千兵,奇袭明军后方城市,暂时不能回来参加决战。

  前线两座城池,他也要留兵驻守,真正能动用的只有三万多兵。

  朱康这边,三千明军,五千本地兵,还有几十条安南水师战船。

  首先交战的双方水师。

  投靠朱康的安南水师,跟杜英武的安南水师作战!

  虽然都是安南水师,但前者驻守太平江,而且还能近海战斗,还曾跨海攻打北宋杀向钦州。

  后者却是妥妥的内河水军,驻守升龙府及周边水系。

  战斗大约一个小时,朱康这边取得小胜。

  韩京用望远镜仔细观察,总结道:“两边水军都没拼死作战,应该是不愿意自相残杀。”

  安南官员陈恺说道:“升龙府的水军都火头(水军都统),是保宁侯李长禄。他既不反对杜贼摄政,但也没有全然支持。估计此人正在观望,谁赢了他就帮谁,只想着保存自己的实力。”

  朱康笑道:“看来敌军不齐心啊。”

  ……

  “水军怎不奋死拼杀?”杜英武质问。

  李长禄辩解道:“贼军水师船大,实在难以获胜,将士们已经尽力了。”

  杜英武脸色冰冷道:“水军重新整队,配合马步军作战!”

  政变不足一年的杜英武,不可能彻底掌握军队。

  尤其是水军,跟步兵不是一个系统的,且统兵大将还是个侯爵。

  他甚至不敢把李长禄狠狠处罚,还得许诺好处多加笼络。

  朱康的大营设在太平江与陇江交汇处,临江的一面有水师保护。杜英武的兵力再多,也无法四面围攻,只能进攻西面和南面。

  杜英武已经把驻守天德府城的军队调来。

  此时三万两千安南大军,主力从西面缓慢推进,分出一万人绕向南面夹击。

  朱康把三千精锐放在正面,五千乌合之众放在侧面。

  战场是一大片水田。

  红河平原一年两熟,第一熟在冬春交替时播种,第二熟则在夏季播种。

  此时此刻,稻谷已经收获,新稻还未种下。

  水田还未彻底干涸,表面看起来似乎干了,踩下去却是深过脚踝的泥泞——红河平原是雨季结束之后收割,田里的水很多都没排干,自然晒田两个月就变成这幅鬼样子。

  部分农田,甚至还有水!

  双方士兵都脱掉鞋子、挽起裤腿,一脚深一脚浅的往前进。

  除了容易滑倒,并不太影响动作,熟悉这种农田的士兵,甚至可以在泥泞中奔跑。

  当然,那是不着甲的状态。

  朱康的三千精锐,此刻全部着甲,并且是三十斤左右的中型甲胄。在行动的时候,稍微受到一点影响。

  “敌军南面全是乌合之众,连旗帜都举不整齐,”杜英武仔细观察之后,对传令兵说,“着令刘禹你,让他在南面猛攻,击溃敌军侧翼部队!”

  杜英武确实属于合格统帅,朱康把部队摆出来不久,便被他抓到弱点立即动手。

  侧面战场离得太远,旗令有可能传递错误,一个传令兵顺着田埂飞奔而去。

  这个传令兵还在跑动,朱康的精锐已经在加速向前。

  甚至有一百多炮兵,抬着小炮、炮弹和火药,在几条田埂上向前推进。

  杜英武做出相应指挥:“李义荣率部迎战,龙侃、丁从周率部策应。保宁侯,你的水军也杀过去。敌方营寨空虚,一旦水军获胜,就能直取敌营烧毁粮草。即便不能烧毁敌军营寨,只要我们这里坚持不溃,等敌军侧翼的乌合之众溃败,也可趁势全军出动、两面夹击!”

  “遵命!”

  安南大军快速调动,放在小国绝对属于强兵。

  杜英武这厮,后来甚至建立军校,通过培养军官来牢牢把控军队,并显著提升安南军队的战斗力。

  明军精锐前进十余米,韩京突然说:“殿下,泥泞列阵前进太耗体力,不如让将士全部顺着田埂冲杀。”

  “摆成许多长蛇?那还怎么作战?”朱康惊讶道。

  韩京说道:“能够作战。我们练的可是鸳鸯阵!”

  朱康感觉特别离谱,但想想韩京在军校全科满分,而且多次参与北方大战,竟然同意道:“韩将军可全权做主。”

  韩京下令停止前进,把中层军官叫来,详细诉说作战方法。

  中层军官各自回到队伍,叫来鸳鸯队的小队长们。

  很快,在杜英武震惊的眼神当中,三千明军全部踩上田埂,变成好几条长蛇冲过去。

  这样行军当然可以,但现在是两军交战啊!

  杜英武大喜:“传令,让李义荣、龙侃、丁从周列阵前压。李惠、阮行率部策应。”

  双方前军相距仅百步,韩京才下令吹响军号。

  跑在最前方的明军将士,从田埂跳入农田里快速列阵。而后续明军,依旧在沿着田埂疾驰,包括那些抬着小炮的炮兵。

  此时此刻,已经进入步弓射程。

  但除了臂力惊人的猛将,普通弓箭手不会这么远射箭。

  唐代要求弓箭手六十步射击,明代对弓箭手的要求是五十步射中目标。大概就是七八十米距离,才能开始齐射。

  “轰轰轰!”

  明军火炮开始发射,而且是留在岸边的攻城炮(从海军船上拆来的)。

  这些火炮瞄准杜英武的中军,但很多炮弹落在前军与中军之间的策应部队。

  那个叫李惠的安南将领,正在带兵前压。他只是策应部队而已,根本不用打头阵,却忽然看到许多黑影落下来。

  “啊!”

  一个亲兵发出惨叫,李惠扭头看去,发现亲兵的胳膊被砸断了。

  死伤不多,二十发炮弹而已。

  炮弹砸入泥泞也难以弹跳,有些还连人都没挨着,安南士兵仅仅死伤八人。

  跳入田中的大明精锐,只是把鸳鸯小队列好,各小队之间并不整齐。在外人看来,这连军阵都不是,显得杂乱无章、阵型混乱。

  “砰砰砰!”

  但他们已经开枪了。

  距离较远,火铳兵也不多,只命中十多个敌军而已。

  压上来的安南前军,足足有六千多,十多人的死伤可以忽略不计,甚至都不太影响整体士气。

  但他们泥泞行军跑不快啊,大明火枪手可以从容填弹再打。

  杜英武也不敢学韩京,让部队在田埂上跑近了再列阵。他知道自己的军队是啥样,估计还没列好阵,就要被明军给杀溃了。

  又有二十几个鸳鸯小队,在双方相距八十步时,陆陆续续跳入田里列阵,并且朝着敌人的前军射击。

  他们后方列阵田中的明军,则在填弹完毕之后,踩着泥泞上前并肩作战。

  相距六十步时,也就是90米左右,各自的弓弩手开始对射。

  交战双方都是甲胄齐备的精锐,这么远的距离射箭,效果可以忽略不计,就算射中了也只是受伤。

  后续的明军士兵,还在田埂上往前跑!

  直至接近五十步,炮兵才停下来。

  他们放下炮腿布置在田埂上,炮管斜向对着两侧水田,开始填装火药和霰弹。

  “加速前进!”

  安南的前军将领李义荣,带着亲兵在田埂上冲锋,但他的大部分士兵都在田里。

  “轰轰轰轰!”

  小炮在各处田埂,往斜前方发射霰弹,田里又是火枪和弓弩轮射。

  几十米外的安南前军,瞬间被交叉火力覆盖。

  李义荣在田埂上屁事儿没有,但他田里的军队直接崩了。

  这些安南禁军号称精锐,却在兵锋极盛之时,被宋朝的北方部队杀得屁滚尿流。现在早就大不如前,还能有多么强大的意志力?

  “传令阮行,立即上前策应,压住前军溃逃之势!”杜英武慌张下令。

  李义荣的这支部队崩了,他侧面的丁从周、龙侃所部,所遭受的远程火力却更小。

  危急关头,丁从周拔刀大呼:“随我冲过去!”

  他不管田里的大部队,带着一股亲兵顺着田埂杀出。他想干掉田埂上的鸳鸯小队,杀死躲在鸳鸯阵后面的炮兵。

  越来越多安南前军,不愿在田里当活靶子,爬上田埂跟着丁从周冲锋。

  这里有五个鸳鸯小队,只留半个守在田埂,其余四个半纷纷跳到田里协防。他们只有六十人,对面却有数百敌军冲来。

  丁从周害怕被火枪命中,让十几个亲兵冲在自己前面。

  这几百人是一字长蛇阵,在中弹、中箭倒下二十余人后,已经快速冲到这五支鸳鸯小队的面前。

  然后,无法快速展开,明明有几百人,却只有最前面一人可以接战。

  其余胡乱往田里跳,彻底失去组织度,只能在那儿各自为战。

  五支鸳鸯小队,有条不紊的收割,冲上来一个死一个。

  “砰!”

  丁从周挨了一枪,子弹从两米外射出,直接打在他脑门上。

  其麾下残兵,当即崩溃逃跑。

  “殿下,友军溃了。”

  朱康转身望去,只见两里外的侧后方,那里的五千安南友军,已被杜英武的部队杀得全军溃逃。

  朱康紧急下令:“从海军借来的二十门炮不要了,让官吏、医生和炮手赶紧逃到运粮船上!”

  韩京也得知

  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皮皮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穿越指南,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节,北宋穿越指南 xbiquges.com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