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穿越指南 第935章 0930【孤军深入】

小说:北宋穿越指南 作者:王梓钧 更新时间:2024-06-19 11:37:22 源网站:xbiquges.com
  在安南将士的心目中,杜英武已经有些“战神”味道。

  第一战,安南面对四国围攻,其余武将皆遭大败,唯独杜英武大破占城、真腊联军。

  第二战,文单(老挝万象)蛮夷入寇,杜英武率军斩将擒俘而归。

  第三战,山獠入寇,诸将皆无功而返,唯独杜英武大破山獠。

  这三场战争,发生在短短数年之内,杜英武迅速积累极高的军中威望。

  而且他的父亲,还是李常杰的亲外甥。

  李常杰正是上一位安南战神,吊打周边所有邦国,甚至率兵攻入广西。

  再加上安南这二三十年来,崇文抑武、裁撤军队、消减军饷,导致全国将士心生怨怼。而杜英武政变之后,虽然没有下令扩军,却恢复了军饷待遇,这一下子就获得了军心。

  “你为什么要参与密谋?”杜英武质问道。

  苏宪诚并没有被杀害,因为他是太傅,官职高到禁军也不敢动。

  苏宪诚叹息:“我如果不去,他们就要策反禁军了。”

  杜英武冷笑:“禁军将士,岂是他们空口白牙能策反的?”

  “以财货诱之,以明军胁之,以大义斥之,肯定有禁军将领被策反,”苏宪诚说道,“这些人行事不密,必然泄露消息。到时候,就是禁军自相残杀,任由明军宰割鱼肉。几年前,升龙府被掳走近十万人,先皇虽下令迁徙百姓入京,可至今也不过恢复到四五万。难道你还想再被明军劫掠一次升龙府?”

  苏宪诚并不想除掉杜英武,因为他怕逼得对方狗急跳墙。

  苏宪诚的思路非常明确,即防止杜英武直接篡位,同时又好生治理国家,等小皇帝长大之后亲政。

  历史上,正是有此君从中缓和,杜英武才始终没有掀桌子。

  甚至等小皇帝成年后,大臣们还把杜英武搞得罢官,是黎太后反复求情才官复原职。

  当然,官复原职的杜英武,肯定不可能善罢甘休。

  他罗织一系列罪名,杀死八人、弄残五人、流放三十余人、罢官六十余人,其中包括一个王爷、两个侯爷和一个驸马。

  并且进行高压统治:不准太监擅自进宫,安南国王想见太监,都必须获得他的同意。不准朝臣结交宗室贵族。皇宫之内,官员们上朝、退朝,不准超过三人以上、十人以下集会交谈……这才叫权臣呢,杜英武被文官给逼疯了。

  现在却是等不到小皇帝长大,明军突然杀来,打破了微妙平衡。

  安南文官想借明军之手铲除权臣,自然会逼得这个权臣先下手为强!

  杜英武说:“不杀也杀了,你说该怎么办吧?”

  苏宪诚道:“释放被杀官员的家属,然后派人跟明军谈判。”

  “你觉得我是傻子吗?”杜英武冷笑:“我如果释放那些逆臣的家眷,他们必引明军进城!”

  并非所有被杀者的家眷都在升龙府,但有几个关键人物在,其中还包括驸马杨嗣明。

  另外,密谋在武带家中进行。

  而那个武带,则是殿前军的步军指挥使,是安南禁军的第三号实权人物。他不满杜英武独掌禁军,自己没在政变中捞到好处,反而还被杜英武给消去军权。

  对于这些人,怎能不斩草除根?

  苏宪诚质问道:“杀了众官家眷,你该如何收场?”

  “骑虎难下,不得不如此,”杜英武说道,“你回家静养吧,任何家眷不得随意外出。待明国撤军之后,我再把你请出来做太傅。”

  苏宪诚心灰意冷,被禁军士卒押解回家软禁。

  杜英武枯坐于静室,百般滋味涌上心头。

  他今年才二十五岁!

  做事难免着急,政变也搞得太粗糙。而且一下子就飘了,肆无忌惮的夜宿王宫,给人留下太多把柄和口实。

  他两次出使大明,知道大明有多么强大。

  他认为只要自己不篡权,拥立一个小皇帝,再派人去洛阳请封国王,大明皇帝应该可以顺坡下驴。

  万万没想到,大明直接出兵,还打着姐姐杜太后的招牌!

  何止大明出兵,大理也卷进来了。

  地方实权派申利起兵清君侧,被杜英武轻松击败之后,竟然一路逃到大理国内。

  申利从大理借到精兵数百,又在安南的西北边境招募蛮兵,攻陷鸡洞(高平省)直杀太原。

  此时此刻,申利已攻破太原城。

  继而改名叫赵智之,自称前前任国王李仁宗的私生子,自封为“平王”、“平原大将”,号召安南士绅共同起兵讨伐杜贼。

  也就是说,杜英武此时已两面受敌,他的东边是大明军队,他的西北边是申利叛军。

  突然,杜英武睁开双眼,招来几个心腹说:“昨天诛杀的那些叛臣,家在京畿者全部抄灭。男子为奴,女子赐给众将士。他们的家产和土地,通通分给禁军将士!”

  不但安南禁军分到土地,就连紧急调来的地方军,将领们也获得了大量赏赐。

  并且,杜英武还承诺,战争结束会给更多士兵分田。

  一时间,安南大军士气高昂。

  年仅二十五岁的杜英武,让族兄统兵守卫王宫和首都,自领四万大军跑去跟明军决战。

  他已经得到消息,明军只来了两三千人,其余全是在安南招募的地方守军。

  十个打一个,就算不能大胜,也能阻止明军攻城略地。

  一味逃跑避战是没用的,明军有杜太后的大义,如果杜英武放弃升龙府,他就真正成为叛逆了。即便大明撤军,也会在升龙府另立新君,重新组建起一个朝廷。

  ……

  “殿下,前方有敌军袭扰,已被我们击溃。北江路城和天德府城,皆有重兵驻守!”

  朱康得到消息,不优反喜。

  北江路城和天德府城,分别在陇江的南北两岸,距离升龙府不足一百里。

  两城扼住陇江,是升龙府的东大门。

  击败两城守军,可一路急进,马踏升龙府。

  “殿下,我愿请战主攻!”一个叫曾怀的安南武将说。

  “我等也愿死战!”

  众多安南官员大呼。

  他们都是朱康在半路上收服的官员,认为杜英武必败无疑。文官留在任职地筹措粮草,武官则带兵跟随朱康作战。

  朱康麾下的安南军队,数量已超过五千。

  当然,都属于乌合之众。

  朱康一番勉励,打发这些安南将领退下。

  等本地人都走了,谢洪才说道:“我们孤军深入,会不会被截断粮道?”

  韩京笑道:“杜英武如果不傻,肯定派兵截断粮道,甚至会攻下我们的后方城池。我们兵少,只有三千精锐,不可能顾得上后方。只能一鼓作气,把升龙府给打下来!”

  “韩将军有把握吗?”谢洪问道。

  韩京说道:“离开广西的时候,杨再兴将军给了我几副地图。其中就有北江路城和天德府城的城墙图。我们又从海军那里,借来了二十门舰炮,一路打到升龙府不成问题。如果久攻不下,粮草不足,只能就地征粮。”

  谢洪说道:“这次不似上回,杨将军可以抢了就走,我们却是要治理安南的。就地征粮,必然民怨四起,不利于今后的统治。”

  “迂腐之极!升龙府打不下来,何谈今后的统治?”韩京反驳道。

  韩京也有性格缺陷,他不懂得跟文官搞好关系。

  此君本来就是野路子出身,读过一些书,但考秀才都够呛。他跟金兵打游击的时候,养成了一股匪气,没少在山西劫掠富户,否则他的部队早饿死了。

  而且看不惯文官,说话时不留情面。

  当然,韩京的三观还是很正。

  历史上他平定闽粤乱局,那里早就被肆虐得千疮百孔,韩京竟然能够在岭南恢复生产,甚至打击贪官污吏保护百姓。结果把地方官吏全得罪了,被罢官之后百姓主动给他立生祠。

  谢洪被韩京呛了两句,微笑着不再言语,但心里有些不舒服。

  朱康暂时还不懂察言观色,没明白自己手下可能文武失和。他觉得是韩京说服了谢洪,于是拍板道:“明日继续进军!”

  次日,正午。

  朱康率军来到北江路城外,离城数里扎营,等待第二天再进攻。

  杜英武亲自坐镇守城,按兵不动,等待消息。

  当明军架炮即将攻城时,后方几条快船驶来,几个安南文武官员狼狈报信:“殿下,杜贼派遣精锐奇袭,城……城丢了啊。城内囤积的粮草,也被那杜贼所获!”

  朱康说道:“不怕,很快就有粮了。而且我们随军携带的粮草,已经足够吃二十天,省着点能吃一个多月。”

  话虽这样说,但安南的文武官员和士兵,却陷入即将断粮的恐慌当中。

  “轰轰轰!”

  二十门从海军舰船拆下来的火炮,对着北江路城一阵狂轰。

  那恐怖的声势,让跟随明军的安南部队恢复士气,认为这玩意儿能一路轰到升龙府。

  而城内的安南守军,却被轰得开始恐慌。

  持续炮轰三日,城墙开始出现一些裂口,估计再来几天就能轰塌了。

  杜英武感觉士气狂降,遂召集麾下将领说:“刚刚获得消息,我们的偏师顺利夺城。敌军的后方城池不堪一击,已经被我军连夺两城。敌人没了后续粮草,必定军心大乱。我们不能再困守城池,趁着敌军士气衰落,明日当出城决一死战!”

  (本章完)

  

  本章已完成!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皮皮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穿越指南,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节,北宋穿越指南 xbiquges.com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