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冯去疾则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之中,反复推敲赢恒的这两个计策,甚至尝试把自己代入到六国反秦贵族的角色中去模拟推演。

  最终他不得不承认,无论怎样变换角度,此计都是无懈可击,让人无法破解。

  这无疑是一场阳谋,不战而屈人之兵,巧妙地将矛盾转移至贵族内部,让人无从破解。

  你身为贵族封侯,更是无法抗拒这样的策略。

  一旦反驳,那些渴望封爵的儿子们会作何感想?

  他们费尽心力盼来的机遇,你却公然反对?

  只怕顷刻间便会引发家庭的动荡。

  此计一出,不仅解决了粮草匮乏的燃眉之急,至少能支撑度过这一季。

  而且大秦官仓无需开放,军队也能安心戍边,不再担忧匈奴侵扰。

  种种危机,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化为乌有。

  冯去疾脑中不断浮现出众多百姓因此计得以生存,整个大秦江山因此稳固的景象。

  民得生息,贵族各得其所,匈奴也暂敛锋芒。

  “百姓安居、贵族分治、匈奴不敢犯边”。

  冯去疾的眼眸愈发明亮,直至闪烁出晶莹的泪光。他突然扑通一声,双膝重重跪在地上,朝着赢恒深深一拜。

  “老臣冯去疾,谨代表大秦天下万民,叩谢十三公子!”

  哐啷一声,冯去疾磕头致意,再抬起头时,已是热泪盈眶。

  困扰他这位丞相多日的问题,竟在弹指之间迎刃而解。

  原来,十三公子确是大秦无人能及的天才,正如李斯所言,唯有他能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之将倾。

  回想起当初与李斯的赌约,冯去疾只觉得那是何等的荒谬可笑,估计当时李斯内心早已是忍俊不禁。

  当他真正踏入这权力的核心后,还曾嘲讽公子只会玩弄些孩童过家家的游戏,只会将大秦推向深渊。

  此刻,这些讽刺的话语在冯去疾心中翻涌,让他面红耳赤。

  他目光坚定地看向赢恒,再度拜服于地。

  “公子实乃经纬天地之才,老臣心悦诚服!”

  “冯去疾愿为公子牵马执蹬,在公子力挽狂澜,振兴大秦之际,甘愿充当助手,恳请公子收留。”

  【系统提示:恭喜宿主成功收服右丞相冯去疾,已获得入主朝堂资格。奖励宿主高桥马鞍、马蹬及马蹄铁图纸。】

  【系统提示:恭喜宿主提出推恩令,初步化解六国贵族隐患,特奖励工匠大师——鲁班。】

  在一阵舒心的沉静之后,他迈步走向场中,与冯去疾并肩跪拜道:

  “老臣冒昧恳请公子出山,暂居监国公子之位,力挽我大秦江山于既倒!”

  见此情景,冯去疾心中一紧。

  他在投效十三公子麾下的时间上已落后李斯一步,若在其他方面再表现逊色,恐怕日后会在李斯面前抬不起头来。

  于是,他急切补充起来。

  “公子,由老臣和李相共同举荐您担任监国,料想朝堂之上应当不会有太大阻力。”

  “倘若有些许愚顽之人略有异议,以公子的才智,想必能够轻易折服他们。”

  “敬请公子登临朝堂,稳固我大秦万里江山!”

  赢恒聆听着系统奖励的提示音,看着两侧两位丞相恭敬地跪拜在下,他挺身而起,慷慨回应:

  “好,那就由本公子与二位一同竭力,稳住这大秦江山的根基!”

  李斯、冯去疾听闻此言,心中暗喜,既然十三公子愿意出手,大秦应可安然度过危机。

  随后,赢恒又做出了部署:

  “关于推恩令一事,就由冯相亲自起草法令,此事需严格保密,不得外泄。”

  冯去疾面露焦急。

  “公子,此事耽误不得啊,必须尽快安排可靠人手去布置执行,百姓正饱受饥饿之苦,实在刻不容缓。”

  赢恒挥手示意,神情坚决。

  “这一点你不必担忧,当前朝堂已被赵高搅得乌烟瘴气,难辨哪些官员是六国潜伏的奸细,这些人不可用。”

  “自有本公子信赖的人去做这件事。”

  当冯去疾看到赢恒如此决断,也只好默认了这个事实。

  随后,赢恒继续部署道:“李相,赵高叛逆一案的后续清理工作就交由你全权负责,同时,我决定在朝廷内部设立一个新的机构——锦衣卫。”

  “锦衣卫将直接隶属于我,其职能包括但不限于:巡视宫廷、昼夜值守。”

  “严密监察百官动态,缉捕不法之臣;掌管特殊案件审理,拥有独立审讯与执行判决的权力。”

  “锦衣卫首脑青龙,将兼任御史大夫一职。”

  话音刚落,一位身形魁梧如山,身着黑蟒服,腰间佩戴绣春刀的壮汉从内室稳步走出。

  每一步踏在地上都发出沉稳有力的“哒哒”声。

  他走进大厅中央,面向赢恒半跪而下,朗声道:“锦衣卫青龙参见公子!”

  李斯和冯去疾二人内心震惊不已,作为顶级贵族,他们自然见识过这世间屈指可数的超级高手。

  眼前的青龙身上所散发出的气势,几乎与那些顶尖大宗师无异。

  此刻他们才意识到,原来十三公子早有深谋远虑,已悄然建立起这样一个秘密部门。

  “青龙,你率领一千名锦衣卫坐镇咸阳,首要任务是对百官进行严格监察,彻底拔除六国余孽以及赵高的残余势力,遇有紧急情况,你可以先斩后奏,果断行事。”

  “属下领命!”青龙再次郑重行礼。

  处置完此事,赢恒再次下令:“李斯,自即日起,暂停阿房宫的修建工程,仅留下三千技艺精湛的工匠在咸阳待命。”

  “将剩余七十万劳役悉数疏散至咸阳方圆五百里内,选取地势平坦、水源丰沛之地妥善安置,静候下一步指令。”

  “微臣遵命!”

  李斯神色微妙,心中揣测十三公子此举背后的深意,但停止阿房宫的修建无疑是对民生的一大福祉。

  阿房宫乃始皇帝诏令所建,动用了六国俘虏及秦之民夫共计七十万余众。

  仅这些人每日的饮食消耗,就几乎等同于大秦帝国的军事支出,无疑是压在帝国肩头的一座沉重山岳。

  然而,在始皇在位之时,无人敢对此提出异议,只能默默忍受百姓的苦难。

  (本章完)

  1秒记住官术网网:tbxsw..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皮皮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秦:我龙袍加身,父皇你假死?,大秦:我龙袍加身,父皇你假死?最新章节,大秦:我龙袍加身,父皇你假死? 官术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